您当前位置:首页>会员天地 > 会员风采 >

中华优秀家文化·序

时间:2020-04-25 14:26:11  来源:中华优秀家文化  作者:刘良业
\
刘良业在查阅资料   

 
    少小时,常听人说:“富贵不过三代。”当时我还不懂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没有当一回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对照现实,感到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后来,我和几位同仁,发起创建了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于是,我就一直在想:用一个什么方法,打破这个长期套在国人头上的“魔咒”、让我们千千万万的家庭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不再重演“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历史悲剧、能永远地保住我们的“富贵”呢?
    2016年9月2日至9日,我应我会赵洪利副会长之约,去云南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开始一周的“文化之旅”。洪利副会长是一位成功的民办教育人士,期间我们又谈起“富贵不过三代”这句话,他也深有感触,表示要想尽办法,我们一起破解这个难题。结果我们不谋而合想到了传统文化,最后又不约而同集中到了我们老祖宗博大精深、充满智慧的家文化上。因此,我们商定:尽快编纂一本有关家文化的书籍,以试图解决这个长期困在国人心目中的“老大难”问题。
    从云南回到石家庄后,我就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我的原意是把古人有关家文化教育精彩篇章梳理出来,然后分门别类,编纂成书。但随着编纂工作的不断深入,觉得这样做很难达到我们的初心。我们遂决定在已有材料基础上,加以整理、提炼、加工、概括、总结;同时考虑到“隔代修史”等诸多原因,由此决定把时间段定位在1949年之前,争取为后人留下一部有意义、有价值、经得住历史考验的家文化“信书”。
    由于中途变更,难度突然加大,再加上编纂队伍都是“公益”兼职,此外,编纂人员基本都是中小学教师,身上还肩负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接触外界传统文化信息较少,又很难抽出时间外出查阅资料,掌握的资料远远不够。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编纂出来的文稿质量很难达到要求。随着一次次文稿被退回、甚至被否定,急躁情绪、畏难情绪也就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一年以后,编纂队伍中的不少人就打了“退堂鼓”,编纂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2018年7月上旬,这种局面终于得到改观——这源自与我会王建君副秘书长一次工作交谈中。建君副秘书长原来长期从事实业投资,后来转行到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上来,是一位有担当的年轻企业家。他听完编纂工作停顿的缘由后,慷慨承诺:无论如何,也要把这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书出版出来,以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我很感动,答应再次启动编纂工作。
    根据编纂工作实际发展需要,我们对编纂委员会和编纂人员进行了改组,重新召开了编纂工作会议,讨论修改文稿,再次把编纂工作提上正常日程。正是在他大力支持下,编纂工作进展很顺利,很快大家就拿出了初稿。
    但是,新问题又出来了,那就是众手成书,文稿风格各异;同时各编纂人员业务水平和掌握的资料多少不一样,所以,审稿工作非常繁重。此时,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副主任马晓娟副教授、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霍贵高博士勇敢地站出来,表示愿意帮助承担此项工作。正是他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才使文稿得以顺利成书。
    在本书编纂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领导、专家学者和一些有志之士、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骥教授对本书的编纂多次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河北大学出版社社科文化分社社长杨显硕为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等等,他们为本书的面世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书完全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共同的心血、共同的智慧。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张载则有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我想:尽管这部书还存在一些不足,还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和圣贤的要求,但大家都竭智竭力,围绕我们既定的目标任务编纂,故依然能体现我们编纂此书的初衷。还是陶行知说得好:“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诚若如此,那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就可以向历史、向我们的子孙后代作一个交代了。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