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教子金句,说透中国人的家教

时间:2023-02-15 09:32:58  来源:腾讯网  作者:

编者按:为及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近期发布了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文章,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一些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表达了入会意愿。为此,现将《入会申请表》附在文后,有意者可点击下载填写。并发学会秘书处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15373001017,同时也欢迎有关专家学者积极投稿(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作为政治家,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作为思想家,他开启民智;作为文学家,他“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黄遵宪语);作为史学家,他被誉为中国“新史学的奠基者”;作为教育家,其学生遍布天下,如蔡锷、徐志摩、蒋百里等,其九个儿女个个德才兼备,人人爱国向上,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人才。
    从1910年代到1930年代,梁启超把子女思成、思永、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与他们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写了400余封家书。梁思顺是梁启超的长女,既是父亲的助手,又是弟妹们的领班,她去加拿大后,成为弟妹们联系的核心,因此梁启超的信多先寄到思顺处再由其他子女传阅。从《梁启超家书》中的话语,我们可以窥见梁启超的教子经验。
 
谈人生:从容面对生活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1916年1月2日致思顺书
    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之萎葸。——1923年7月26日致思成书
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1927年5月5日致思忠书
    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1927年5月13日致思顺书
你们在爹爹膝下几十年,难道还不知道爹爹的脾气吗?你们几时看见过爹爹有一天以上的发愁,或一天以上的生气?我关于德性涵养的功夫,自中年来很经些锻炼,现在越发成熟,近于纯任自然了,我有极通达、极强健、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1928年5月13日致思顺书

谈立业:尽力去做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1923年11月5日致思顺书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1927年2月16日给孩子们书
    你们既已成学,组织新家庭,立刻须找职业,求自立,自是正办……若专为生计独立之一目的,勉强去就那不合适或不乐意的职业,以致或贬损人格,或引起精神上苦痛,倒不值得。——1928年4月26日致思成夫妇书

谈治学:多方取益
 
    “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彼宜从实际上日用饮食求学问,非专恃书本也。——1921年5月30日致思顺书
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1925年7月10日给孩子们书
    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1927年8月29日给孩子们书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做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便会受益。——1927年8月29日给孩子们书

 
谈亲情:对着月想你们
 
   你们到温(哥华)那天,正是十五,一路上看着新月初升直到圆时,谅来在船上不知蹭了多少次“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了。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1925年5月9日致顺、成、永、庄书
    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1927年6月15日给孩子们书
    须知你是我第一个宝贝,你的健康和我的幸福关系大着哩。好孩子,切须听爹爹的话。——1927年12月24日致思顺书
    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养得娇,三个礼拜不接到我的信就撅嘴了,想外面留学生两三个月不接家信不算奇怪。我进医院有三个礼拜了,再不写信,你们又不知道怎样抱怨了,所以乘今天过年时,和你们谈谈。——1928年1月22日给孩子们书
谈爱国:思报社会之恩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1919年12月2日致思顺书
    我今日若还不理会政治,实在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比个人长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1927年1月27日给孩子们书
    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1927年5月26日与孩子们书
    在梁启超的家书中,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更没有顽固不化的面孔,反而处处渗透着炽热的情感,亲切的称呼、细致的关怀、深情的思念、真诚的告白、娓娓的诉说、谆谆的教诲,无不展露出梁启超深深的父爱。
    梁启超是个开明的父亲,也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他的家风与家教,也往往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他写给孩子们的每一封信,娓娓道来,透着坦诚、平和、真挚和暖意,种种人生道理就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诉说中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影响着孩子。观其一生,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耕耘劳作,心血浇灌,最终结出了丰硕果实。清华研究院的高才生谢国桢曾在梁家任教,他对梁氏的家风家教羡慕到了极点,常和同学们说,要学先生,须从家庭学起。无论如何,梁启超的家风家教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效法。

 
点击下载《入会申请表》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