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连载)--李姓起源

时间:2021-10-21 17:16:47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木铎
编者按: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9月13日起,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将连续编纂、刊载《中华姓氏文化》。
  《中华姓氏文化》将讲述姓氏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家训、家规、族规之类的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睦近邻,崇节俭,恤孤寡,戒淫逸等。也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以及他们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良好家风。
  《中华姓氏文化》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连续刊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对此事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

(续上)李姓起源
  
    苗族之李姓,最初也是从苗名中转化来的,是苗语名字“拟”的讹写,“拟’是苗语水牯牛之意。按照“子父连名制”,现今苗族的李姓,其苗姓为“盂思路”。今黔西威宁地区的七大苗姓中,就有李姓。
    苗族李姓还来自汉苗通婚及子女的老师为其改汉姓。
明代有苗族农民起义领袖李再万(?-1502),曾号称“天王”,控制城步五洞四十八寨及广西义宁、新安等地,给明朝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盘瓠与评王公主生下的第五男姓李,名应瑞,是瑶族李姓的先祖。
    有关瑶族十二姓的传说,据《过山榜》所载,盘瓠与评王公主生下六男六女,得赐十二姓。其中五男姓李,名应瑞,封本司仆射郎官,紫金大夫,食邑1000户。
    现湖南江华湘江竹市及广西罗城等地有《十二姓瑶人来路祖途》存件,据其记载:平王一十八年寅卯岁(景定元年 1206 四月初八),洪水泛滥,淹没天门,七天七夜,人民尽绝,平王派发二男,与天子三女(伏羲兄妹),以槐阴树为媒,拜结为夫妻,于是繁衍出百家姓。盘王自然是百家姓中的一姓,他的六男六女,又分赐十二姓:盘、沈,鲍、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
    五男李应瑞,在随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日飘湖过海后,先与其他七姓瑶人为避官祸,会合在上五堡京子村居住,至嘉靖十三年(1534),又与其他七姓瑶人,到江华龙山开垦落业,李姓总管江华龙山七里岭一段,为山主。其子孙有李锡韩、李锡进,号名李目郎,李九郎。其后世系不详。著名的瑶族李氏,有清代广东八排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清代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等人。
    唐朝光启二年李姓畲族随闽王王审知由海道来闽。在畲人的《开山公据》中,也记载了其祖先盘瓠的传说,其内容与瑶人《过山榜》大同小异。在赐姓方面,畲人主要得姓为盘,蓝、雷,钟,但仍有李姓。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载:光启二年(886),盘、蓝,雷,李等姓畲族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由海道来闽,至连江马鼻道登岸、徙居罗源大坝头。至今,畲族人民中,除雷、蓝、钟为大姓外, 还有不少姓李的。
    著名的畲族李氏,有元代畲族农民起义领袖李志甫,据漳州起兵反元,曾击败宋将搠思监。
    壮族一直使用汉文,其李姓也来反汉文化。壮族,主要使用汉文,其汉姓来自汉文化。在约一千多万的壮族人口中,李姓占有重要的地位。
    著名的壮族李氏,有明代官吏、学者李璧(?-1525)。李璧科举出身,曾在金陵(今南京)讲学,颇受崇敬,被受教者称为“今之胡瑷”。著有《剑门新志》、《琼敌录》、《名儒录》、《剑阁集》及《燕京乐谱》。李文彩(?-1872)清广西壮族农民起义首领,曾提出“官租民租一概免交”的口号,深得人心。太平天国起义时,先后配合石达开、张秀眉作战,曾活捉清总兵、游击等将领。
    此外还有李锦贵(?-1862),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壮族农民军领袖;李开芳(?-1855),为太平天国将领。壮族李氏为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待续  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