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时间:2020-08-24 15:15:39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秦惠民 吕萍
编者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汲取中国 智慧 、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如何加强中华优秀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刊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约请有关专家撰文,敬请关注。
 创新大学教育传播机制 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秦惠民 吕萍
大学肩负着对传统文化进行教育传播的重要使命。
多元文化、信息技术对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捂提出了新的挑战。
大学需要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方式、栽体和技术等方面创新机制。   
 
    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血脉根基,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息繁衍中形成、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的总称,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而言,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心在于提髙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创新意识,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不仅是中央第一次以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而且对于高校应该如何做好相关工作也指明了具体方向。文化传承作为大学与生俱来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大学对传统文化负有教育传播和研究发掘两方面的职能。一方面,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和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大学必然承担起对传统文化开展教育传播的重要职责,这不仅是面向大学生的教育传播、同时也是面向社会的教育传播、更是面向国际进行的教育传播;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基地,大学聚集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它注定要肩负起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发掘的神圣使命,通过开展认真研究,深人阐释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推动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一般而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传统文化广泛的教育传播为大学进行研究发掘提供了动力,而对传统文化深人的研究发掘又为教育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大学肩负着对传统文化进行教育传播的重要使命
    开展传统文化传承,说到底就是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不仅要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传统文化,更要保证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发扬光大。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主要场所之一,大学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要面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授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同时还要通过开展教育交流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笔者认为,大学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主要表现在面向大学生、社会和国际三个层面。
    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传统文化传播教育。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几乎都开设了与本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以培养青年英才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大学要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增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体验和记忆,构建正确的文化观,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传统文化面向大学生群体进行传播。另一方面,鉴于文化育人在增强文化传承责任意识、提升育人实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大学还要站在文化自觉的髙度,以提髙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育传播,通过充分挖掘和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髄,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把大学生最终培养成为独立、成熟、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
    面向社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大学是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坚实壁垒,它不仅是先进知识的加工厂,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输出阵地。一方面,大学作为最古老的社会组织之一,其本身承载了非常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以中国为例,国内很多大学的校训都来源于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和重要软实力的关键要素,同时对于社会文化也起到了教育引领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作为专家学者的汇集地,拥有大量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人才,他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保护者,更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者和传播者。通过他们的努力,不仅要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进行保护和发展,更要结合社会背景对传统文化进行深人阐发,增强传统文化的时代影响和社会效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教育传播。
    面向国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大学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既是国际文化和学术知识交流的中心,也是向海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面向国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重任。一方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大学作为文化教育传播的主要机构,面向世界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大学不仅要运用国际交流平台,通过艺术表演、影视资料、交流座谈和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将国外的优秀文化引人中国,更要主动对外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和创新成果,向外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稳步建立优质中国传统文化品牌,将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上传播得更广、更远。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高校对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日益壮大、形式日益深化,许多海外留学生都到中国大学来学习深造。作为留学生的直接教育机构和海外孔子学院主要师资、志愿者的重要来源机构,大学在做好教育培训的同时,更要善于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让更多海外留学生和文化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大学在传紋化教育传播中面临新的挑战
    虽然大学肩负着对传统文化进行教育传播的重要功能和使命,但是在实践中,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社情,传统文化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多元文化交融对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挑战。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价值追求。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交融日益复杂,特别是伴随着西方文化意识和文化习俗日趋全球化,使得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方面遭遇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作为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大学应该如何固守中华传统文化本源、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底色、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大学如何才能更好的助推中西文化的融合,在融合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国际的教育传播?这些都是大学需要思考的。
     第二,时代背景变迁对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挑战。
   
中华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面向未来的。作为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写照,文化总是与时代背景相伴而生、相向而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新兴事物层出不穷,对于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一些功利文化的盛行,使得传统文化中弘扬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优秀品德被逐渐淡化,导致了注重个人利益得失、缺乏崇髙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注重享受索取、缺乏奉献精神和利他精神;注重物质轻视精神追求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文化学者、经济学家断章取义,妄称传统文化已经完全不适应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甚至不惜撰文批判传统文化为落后的文化,号召完全摒弃传统文化,完全丧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自觉和自信,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另一方面,受西式教育和不良网络文化的冲击。部分青年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忽视、遗忘甚至不齿心理。他们对自己祖祖辈辈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于认同。我们的社会如果长期任由这些消极的不良文化和西式文化滋生和传播,不仅会加剧淡化在校青年学生、社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还会使社会的价值取向出现错位,阻断传统文化的代际教育传播。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时代背景,如何在讨论现代问题的过程中,不忘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如何脚踏当下实际,进一步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阐发?如何才能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历史内涵,推动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教育传播?这些都是大学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
      第三,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挑战。
    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以往的传统文化传承更多依靠教与学个体之间一对一、面对面、口口相传的师徒继承方式实现。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数字化传播方式严重冲击着传统的教育传播方式,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效果被大大稀释,也使传统文化传播的信息分享产生不平衡。同时,新媒体技术碎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以其简化、解构、快餐式的消费性文化传播,严重淡化甚至扭曲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削弱了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效果。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技术,大学应该如何进一步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突破形式的限制,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教育传播?如何进一步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更新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如何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的载体,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这些也都是大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需要应对的挑战。
    大学要在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理念、方式、載体和技术方面进行创新
    面对大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中遭遇的挑战,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现代大学可以尝试从理念、方式、载体和技术等方面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创新,以切实改善和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固本强基,进而推动大学面向社会和国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播。
     第一,大学要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理念进行创新。
   基于大学的组织特点来看,大学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不能是简单的继承和传播,而应该是深层次的发展和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大学对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应树立“守正出新”的理念,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融合、发展和创新。所谓守正出新,一是要守住传统文化的底色、本色和特色,立足于此开展教育传播。在吸纳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保持传统文化固有的底色,坚守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依托学术交流和对外合作,加大文化走出去力度,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多的人认同中国的文化精髓,认同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确保中国在日益激烈的多元文化的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二是要对中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立足于此开展教育传播。在中外文化交往中,大学要以“和合”的思想,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和创新引领。三是要结合现代社会背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立足于此进行教育传播。对于大学而言,不仅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尤其是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进行创新,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不复古泥古,也不简单否定,要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通过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时效性。
     第二,大学要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进行创新。
   
大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目的,因此大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局限于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要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以提髙效果。一是在教育模式上,要由灌输式教育转型为互动式、研讨式、启发式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鉴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大学完全可以通过影视资料、情景模拟、小组调研等方式,鼓励师生共同对传统文化、经典展开探讨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二是在教育主体上,由单一的大学作为教育主体向社会、企业等多样化的主体转化。可以引进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比如.可以与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机构加强合作,通过联合开展宣讲、提供实践基地和参观学习等方式,在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优秀作品的创作有更深入和直观的了解及体会,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教育的评估方式上,大学目前的专业学习普遍都是以学分制的课程为主,采用期末考试或课程论文的方式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然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同于知识学习,一方面它是一种技能的学习,隐性的学习,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看出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更多是一个长期熏染的过程,很难在短时期内根据标准化的课程完成学习教育活动。因此,大学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考核应该转化为弹性制度的考核和展示,考核合格者,直接给予相应的学分即可。
      第三,大学要对传统文化教育传播栽体和技术进行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形势下,大学要学会利用新载体、新媒介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创新。在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中,一是要从书本到生活,运用多种载体激活文化。在以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中,广泛使用的载体就是书本、教材和课堂,在受众、观感、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诸多限制。为了改进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状况,不仅要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书籍的编写和出版,同时也要积极结合新的教育传播形式如电视节目、微电影、网络音乐等,将传统文化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之更加立体化、多样化,用当代学生更能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教学。二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大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数据库、博物馆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依托髙校网络平台搭建传播渠道,实现资源的髙效整合和传播,为学生提供更多文化资源,进而提髙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三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主动探索传统文化类课程新的展现形式。对于习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各类资源的大学生来说,日益成熟的新媒体已成为最好的教育和沟通渠道。大学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慕课和VR教育课堂等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学习平台;运用立体投影、VR虚拟技术等重塑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技术手段,可以极大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发展。总体上看,对传统文化教育传播载体和技术进行创新,就是要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灵活互动的方式,向大学生介绍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习惯,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通过传播途径上的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的融合,深化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侍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逆辑[J].思想政沽研究,2015(4).
[2]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領杜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5/16).
[3]沈壮海.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责任编辑:杨亚辉)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