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为中华文化教育的根本

时间:2022-12-01 21:23:06  来源:中管学坛公众号  作者:刘玉生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深厚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文化像一棵大树,孝则是它的根。中国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孔老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是自性的第一德。孝包含着自性的万德万能,所以一个人德行的启发一定从孝下手,尽孝就是自性性德的圆满流露。所以孝最为重要。“孝”是会意字,在中国文字上,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子”字,两个字合成一个字,这是指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明白这个道理,才了解为什么要祭祀祖先,为什么要慎终追远?因为祖先跟后代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的。推广而言,孝就是古圣先贤所说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宇宙一切万物和我们自身是一体,整个宇宙万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敬是中华文化的本,本是一棵树的主干,所有枝干都从它而生。把孝落实在奉事兄长上就称之为“悌”,悌是要尊重、敬爱年龄比我大的兄长。兄弟和睦相处是悌道,延伸出来就是尊敬长辈,尊师重道,所以学生如何事奉老师也是悌,这是师道。孝道是根,师道是本,中国传统文化就建立在孝道和师道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中国传统的学说,文化的起源应该在一万年之前。说五千年文化,那是有文字记载的,没有文字之前不能说没有文化。中国文化的四宝,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四宝的形成决定超过五千年。印度婆罗门教,他们说,他们的历史超过一万三千年。我想我们中国文明不会在它之后,至少也有一万三千年。一万多年以前老祖宗看出来、发现了,这四样东西,性德。这不是人创造的,不是人发明的,所以这叫做道。道是自然的,叫道法自然。道的核心,就是五伦里面的父子有亲。这个亲爱,父母对儿女的亲爱,天性,没人教他,也不是哪个人创造发明,自然的。
    这种亲爱,在婴儿三四个月的时候非常明显,只要我们留意就能观察得到。我相信在一万多年前我们老祖宗看到了,看到之后就想,这种亲爱如何能让它保持一生当中都不会改变。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起源,就从这兴起来了。用什么方法?教他。传统教育的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把这个亲爱发扬光大,爱兄弟姐妹、爱自己的家族、爱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到最后像《弟子规》上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这个爱就遍及全球,所以这是爱的教育。几千年老祖宗教什么?就教这个。              
    从父子有亲,演变为五伦的社会,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条把人伦(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统统讲尽了。古人常说没有伦外之人,这五伦把人的关系全部说尽了,这是道,这五种都是自然的。遵守性德,这就叫德。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随顺大自然这叫德,大自然是道,随顺大自然就是德。德的条目列了五条,叫五常。常是永恒不变,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你不能违背,一违背就乱了,现在人称之为真理。这五常就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老夫子讲的。!
    对于今天社会的一些乱象,用什么方法来化解?老祖宗告诉我们,还是要用教学,教什么?教孝敬,也就是教孝亲尊师。孝亲尊师必须父母与老师密切合作,才能把小孩教好。父母要教自己的小孩尊师重道;如果让老师对学生说“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尊重我”,这个话是说不出口的,所以必须要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为什么要尊师?尊师是为了重道,因为你的智能启发要靠老师,老师的恩德跟父母是一样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要父母对子女说“你要孝顺我,我是你的爸爸,我是你的妈妈”,这个话也说不出口,所以必须要老师去教学生孝顺父母。因此,老师教学生要教孝,教学生孝顺父母;父母教儿女要教敬,教儿女尊师重道。孝与敬是开发你自性功德的工具,因为它们是与性德相应的。如果大家重视孝敬,为子孙做出好榜样,社会就安定;如果不重视孝敬,违背孝敬的原则,社会就动乱。孝亲尊师是一切事业成就的根本,不孝亲不尊师是一切灾难的根源。
    父母是儿女第一任的老师,中国古人所说的君亲师,“作之君”,“君”是领导人,你要时时刻刻做好样子引导教化他,身教。“作之亲”,你是他的父母亲,你要爱护他,开导教育他,言教。“作之师”,为人师表,正己化人,榜样。中国人懂得把这种教学的理念方法,世世代代承传下去。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这么大的族群,这么大的国家立足在东亚,五千年而不灭,什么原因?就靠这个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总的来说,老祖宗对我们的教诲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四科,四个科目,一是“五伦”,二是“五常”,三是“四维”,四是“八德”。“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文化”要想传下来,要想一代一代把我们老祖宗这些成功的经验,丰富的体会和教训交给子孙后代,必须通过教育这个手段才能让它传下来,才能使后辈得利益。所以“教育”跟“文化”这是分不开的。光有“文化”没“教育”,失教;光有“教育”没“文化”,失本。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做为内容的话,这种教育肯定教的是错误的东西,会导致人们错误的言行,给人们带来烦恼和灾祸;只有文而化之,才能给我们带来愉悦和幸福。 
    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宗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得很幸福、很美满。我们今天的体会,是他们确实掌握到了一个正确的文化,总结出、发展出正确的文化。之所以说它正确,是因为它与人的本性,与道相吻合,正确的反应了人的本性、人的道。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说明中国文化有它特殊的地方。这种特殊的地方,用我们的话说,即是暗合道妙,正好跟我们人的本性,契合得非常准确,非常正确,所以,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传承下来,才能给老百姓带来这么大的利益。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乃至世间瑰宝!
    文明的古国,伟大的民族 。“做人好,做中国人更好”,这是因为只有中国有着他国没有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理论,才使我们有因缘为全人类乃至所有的众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根同源同祖,和睦和谐和平,诚愿我们根植于孝亲尊师,力行于知恩报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进步、为世界民族和平发展而砥砺前行。
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