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园我的家》优秀文学作品-- 种好事业的田 育好自家的园

时间:2022-02-18 15:50:42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王慧敏
    编者按: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教育部、全国妇联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经研究,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河北省文联系统期刊联盟共同主办“我的校园我的家”优秀文学作品征文活动。经三个月的征稿工作,共收到文稿近六千篇。从2022年2月12日起,我们将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品陆续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刊载。
    这样做的目的是:展现我省校园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广大教师、学生的精神风采,展示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强化广大教师、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优良的校风与家风,为我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就此提出意见或建议(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种好事业的田  育好自家的园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王慧敏
 
    在我的心目中,家庭和事业同等重要。家庭和事业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稳定,工作才安心,事业有成,家庭更幸福。家是社会之元始,国之根本。兴家是培元固本,本固则邦兴;而敬业是最好的爱国,敬业的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又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既要培育国之人才,奉献伟大的国家,又要注重家教,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经营好自己的小家,传承良好的家风。当家庭和事业发生矛盾或者冲突的时候,要顾全双方,不能顾此失彼。只要想把家庭搞好,把事业干好,我们就会主动解决矛盾和问题,达到“家和万事兴”的境界!
    一、做好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
 (一)不忘初心,爱岗敬业
    来到学院已16个年头了,我一直奋战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爱岗敬业,始终对工作一丝不苛。2005-2012年正是职业院校专业调整比较频繁的时期,我作过家政专业负责人、幼儿英语专业的负责人。因为当时专业老师少,幼儿英语专业除了英语课,大部分专业课都是我在上,有一学期我竟然担了5门课的教学任务,为了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我必须精心备课,所以每天上完课就是备课,很多时候备课到11、12点。为了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最规范的保教训练,受到最佳的职业熏陶,我想方设法安排学生到省级示范园实习。每次我一定会抽出时间到各个幼儿园检查实习,指导他们的保教工作。我希望他们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更希望专业有稳定的生源,专业有长足的发展。
    2012年在幼儿英语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申报工作,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获批招生!我的希望成为了现实,迎来了专业的大发展。随后进入了更加忙碌的阶段: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申报学前教育国家级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室文化建设、聘请幼儿园教师到我院任教,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考核等等;2014年负责了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申报材料的撰写,2016-2019年承担职教集团数据平台的填报及职教集团创新行动建设计划的各项任务。因为要写学前教育专业的很多材料,我又一直承担着每周16-20节课教学任务,所以熬夜加班是经常的事情,我也形成了自己熬夜妙招:每天10之前陪孩子入睡,睡一觉我差不多12点左右醒来,开始加班写材料,写得快时到1、2点,写的慢时到4、5点,然后回去睡个回笼觉到7点左右,随后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一定会迷10-30分钟保证下午有精神。生活就这样连轴转。但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态势良好,我一直都是打了鸡血的状态,马不扬鞭自奋蹄,看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我打心眼里开心,第一年招生500多人,第二年招生800多人,第三年1000多人,第四年近2000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管理人员也配备好了,大家齐心协力,学前教育专业成为了学院的重点专业,2019年学前教育专业群成为了河北省高水平专业群,2020年职教集团也成为了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二)潜心育人,育德为先
    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高度责任感、高尚师德和良好保教能力的幼儿教师,所以专业教师必须坚持潜心育人,育德为先。只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关爱每一位同学,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把思政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当中,在传授专业理念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每天上课提前10分钟到课堂,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授课过程中注重改造原有课程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学生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形式促进其主动学习;课下经常和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意见建议。通过学生课上课下的作业及行为表现,明显感受到了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懂得了爱岗敬业,更加热爱学前教育专业。
  (三)教学科研并举,以科研促进教学
    在认真完成教学的同时,我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带教学的原则。我坚持做什么工作就研究什么,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中高职衔接我就申请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构建模式研究”,专业开展对学前专业技能考核工作,我就申请学院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与考核策略研究”,专业进行课程融合工作,我就申请学院课题“基于职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在做中学,在做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另外我也积极利用假期梳理自己一学期的工作,撰写论文或编写教材,为自己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打下基础。因为注重积累,所以我参与的教学研究,在2017年获得河北省第八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河北省第十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注重家风建设,搞好家庭教育
    工作认真努力,家庭也不能落下,要和家人一起,建设良好家风,搞好家庭教育。
   (一)建设良好的家风,齐心协力积极向上
    好的家风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认真的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家里用言传身教传递出一份为家庭幸福而努力信念。我们家是一个六口之家,公公婆婆,我和先生,再加一双儿女。虽然是主干家庭,人多事多,但我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公公婆婆主要负责接送孩子并且承担了一大部分家务;我和先生认真上班,爱岗敬业,工作忙时互为助手,工作不忙时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姐弟俩的任务就是认真读书,天天向上。在我工作最忙的2012-2016年,基本上都是我家先生照顾姑娘,监督姑娘完成作业,带姑娘上课外班,甚至早、晚饭都一直是他做。正是因为有了他和公公婆婆的默默付出,所以我才能专心做专业建设,拼命三郎一样干我的工作。
先生是独生子,公公婆婆一直以来有抱孙子的愿望,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我考虑再三,工作再忙也要完成老人的心愿。所以决定由公公婆婆和先生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我既要继续工作,也要生二胎。怀孕期间我的工作量一点没有减,除了上课继续完成各种建设任务,2014年底我还挺着6个月的大肚子参加了学院的公开课比赛!2015年顺利生下了我家儿子。产假加暑假俩月,共四个多月,我又开始了我的工作。
    总之,一家人齐心协力,互为补充,工作生活两不误,努力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二)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学习型家庭
    虽然是教师,但我也与其他父母一样一步步随着孩子的成长在摸索。虽然我们的孩子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是我们的目标很一般,也很一致,不求其出类拔萃、技压群芳,只求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自食其力的、健康快乐的人,而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知道世界上还有别人,懂得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尊重别人。在家我们会有意识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孩子一起看书,有问题及时在网上查找答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学习。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提高的过程,成人也有很多的不足,为了教育好子女,我们努力校正自己的行为,向古圣先贤学习,学习王阳明,学习孔孟,不断完善自己。
  (三)积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我家姑娘,从上小学起我就培养她自己写作业,预习复习,自己收拾书包,写完作业每天还要弹电子琴半个小时,看半个小时书,然后上床睡觉。周六日除了上课外班,会带她爬山,打球、滑轮滑,有良好的的习惯加之女孩懂事,姑娘的成长很是省心。
     儿子上一年级后,在双减政策下,学校不留作业,所以家长就有必要承担起监督和指导的责任。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学习锻炼的计划,如背诗词、写字、做口算题卡、跳绳、下象棋、围棋、打扑克、打篮球等。每天分为必做内容和选择内容,必做内容是必须复习当天学习过的语文知识,必做一张口算题卡,必须读书半个小时左右,选做内容为跳绳、下象棋、围棋、打扑克、打篮球等内容,这样让孩子既有学习的时间,又有锻炼的时间,每天交替进行,安排内容符合学校的安排也契合了孩子的兴趣。
    这就是我的工作与生活。这么多年我坚持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来对待我的工作,种好事业的田;也认真的经营着我的家庭,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育好自家的园。为了事业家庭双丰收,努力在每一天!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