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教学思想浅析

时间:2021-09-03 08:46:18  来源:河北东方学院  作者:董心灵 李莹 范玥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推动现实教育的有利素材。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的常用的教育教学思想原则以及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育教学思想原则对加强现实教育的必要性,这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原则;
教育是治国之本,中华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些教育思想原则和方法,是其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常用并在历经时间考验后逐渐形成一种传统。
    一、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它是在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中创立的、距今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孔子以后,这条教育原则被历代教育家继承,并不断发展完善、时至今日还表现出强盛的生命力。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思想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因材施教"的践行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孔子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的主要表现,是对不同"材" 的问同而答异、抑强而励弱、使学生均得到发展。同是问仁、问孝、问政等,孔子对不同发问对象仲弓、樊迟、司马牛和颜渊的回答完全不同,因为孔子明白∶颜渊和仲弓不仅悦子之道,而且具有仁德、对其回答就深奥;司马牛"多言而躁"、樊迟志向不高,就回答得浅显而有针对性。
    孟子继承孔子"因材施教"思想,主张"教亦复述"。他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生来具有同样的善性,但由于环境和个人修养的不同,造成了才能上的个别差异。因此,他先把教育对象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对才能较高者只需及时点化;对长于德行者加以熏陶,使其成为德性完全之人;对长干才能者加以正确指导,使其成为通达人才;对一般学生用答其所问解答疑惑,使其成为有用的人;对不能授业的学生,可通过私取他人、自学成才的方法。使其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孟子将不同特点的施教个体。扩大到不同类型的施教群体,无形中扩大了被教育者的数量,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效益。这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发展。
    明代中叶的王守仁对"因材施教"给予了新阐释,认为教学不单单使人学到知识、发展道德理性,更重要的在于成就每一个体的独立人格。明确主张教育旨在成就不同学者的主观个性,造就豪杰之士的战斗精神,完成每一个体的独立人格。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既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第二,通过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即"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其所走的道路和考察其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他们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
    "因材施教"是从孔子的原始模式向着理性化模式不断演进的,它是一个随着社会前进而前进、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动态教育命题,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二、启发诱导原则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原则,最早见于孔子《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学生不到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教师举其一,学生就应该"反"其三。但究竟如何启发,孔子在《礼记.学记》中作出了较好的回答。
    首先,阐明了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即启发诱导是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与学融洽,使学生不畏学习,能够独立思考。"和易以思"同时遵循了教学的客观规律,注意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启发是为了达到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易以思"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价值。
    其次,揭示了启发式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君子知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即教师懂得入学之门有难易之分,了解学生资质有美恶之别,才能多方诱导学生。显然,实施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懂得因材施教,就无法做到启发诱导,因为启发诱导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撞击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再次,找到了促成学生获得启发契机的方法。即"时观而弗磨存其心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了解知识的状况与求知的心情,不要急于把为什么是这样"告诉学生,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急于求解的心理,这时教师再随教,学生就会牢记心里,真正有所收益了。
    最后,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善于启发的几种方法∶第一。"道而牵,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能牵着学生走,使其老是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强而弗抑",即强调严格要求学生及力学习、但也要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能施加压力,强迫他们学习;第三,"开而弗达",即强调多开导学生思路;第四,提出"善问"与"善待问"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媒方法。
    三、循序渐进原则
    所谓循序渐进,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按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技能技术的教学方法。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中国古代最早践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是孔子。孔子引导自己的儿子先学诗,后学礼,"礼"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此处便采用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论语·宪问》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宋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孔子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一方面也不应流于急躁或蹭等。他说∶"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 ·尽心上》)他把进学的次第比作流水,"盈科不行","其进锐者,其退速"。
    总之,中国古代教育家已认识到,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们强调教学要注意阶段性和节奏感,要顺其自然,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四、学思并重原则
    在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教育家多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思两者缺一不可∶有无思,只记得许多没有头绪条理的物事,算不得知识;有思无学,便缺乏思的材料,只可想思乱想,也算不得知识。他倡导学思并重,二者要有机地统一起来。三者之中,学是思的备,应以学为基础,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实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也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五、教学相长原则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富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善于运用矛盾转化规律,强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教师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使本来对立的师生关系成为互补互助关系。这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教学相长原则。
    教学相长是由中国特色的教学原则之一,最早由《礼记·学记》明确提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意即学后知不足,就会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教后知困惑之处,然后会自我奋发进取,这就是所谓教和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里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立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反过来,学也能助长教,这就称为"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不仅意味着教与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也要学,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才能提高教的水平。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
    这些深刻的教学辩证法思想,就是在现代世界教育学专著中亦属罕见,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对世界教育思想宝库的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3]郗洪涛: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研究,《科技前沿》2017
[4]刘春宇: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文化研究》2015.07
[5]陈怡名: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_《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第16卷
此论文隶属于课题项目:“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路径探究”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20年,课题编码:0020200021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